Search

為什麼沒人教過如何面對失敗?
-
不如從情緒開始尋找復原力吧!
  • Share this:

為什麼沒人教過如何面對失敗?
-
不如從情緒開始尋找復原力吧!

#學過追求成功卻沒人教過面對失敗
在這個追求經濟地位、對於人生成功有既定印象的社會裡,我們的人生道路似乎都已經被模擬好了軌道。

就是聽老師、聽家人、聽朋友的,你如果成績好,就該讀個好學校,你如果有專長,就往那塊努力發展吧!每件事情都圍繞在「做得好就去做,因為會成功」的思想上打轉,那做不好但是依舊喜歡呢?

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們做不好了以後要怎麼辦?
又或是失敗挫折該怎麼面對?

#大腦為了尋找意義時常亂想像
事情就是這樣,我還能有什麼辦法?
他就是這樣想吧?不然怎麼會這種態度?

許多時候我們陷入情緒,卻沒有辦法找到信任的人分享煩惱,又或是知道說了也無法被理解,於是只能一個人想了又想,漸漸的,就掉入執著這個圈,越陷越深。

因為人類善於為每件事情尋找意義,導致我們的大腦在面對事情時時常會過度推理,因為原來的慣性思考,而想像出很多並非真實的假象。

#以覺察脫離慣性思考模式
是慣性的思考導致了我們限縮對於事情的看法,因此陷入執著當中,因此,若能覺察事情本身,以及自己被限縮的思考是什麼,就能有效脫離。

1.讀心術
常常我們會因為自己有類似的經歷,就以為別人也可能像自己一樣思考這份「類似的經歷」,於是不知不覺的就把自己的「以為」當成「事實」套在對方身上。

當你確定他一定是這樣想的,你就不會去懷疑、去溝通,進而造成這段關係的破壞。

2.都是因為我
當你和家人吵架,雖然吵架的當下是互相爭論,而在爭論結束後卻是不斷自責。

都是我不夠體諒家人、都是我不夠努力、都是我......。

這段自責引發你的內疚、羞愧或是悲傷,而事實是如何卻未可知,因為多數時候,我們只想把這個感受埋在心裡,而不是坦誠說出,與對方溝通想法。

3.都是別人的錯
與前者相反,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完全沒有錯,為什麼對方要做出這種行為,而導致這種結果?

為什麼要那麼擅自主張替自己選擇大學校系,讓自己過那麼不快樂的人生?

當我們陷入「都是別人的錯!」的思維裡時,往往被憤怒掩蓋了理智,無法做出良好的後續行動與溝通。

4.我完蛋了
也許是太多次的重複,
讓你相信這次的結果又會一樣。

一樣的失敗、一樣的結局,於是在下一次的事情徵兆發生時,你首先想的是這件事情的後果有多麽可怕,接下來要面對的事情多麽難搞,在這段不停「想」的過程已經耗費了你所有經歷。

於是,沒有多餘的空間去解決問題。

5.做什麼都沒用
疑?是不是「我就爛」的心態萌發了?

「投了好幾份履歷,卻屢屢被無聲卡。」
「成績就是這樣,注定要上這個科系了。」
「都落後人家那麼多年,難怪找不到工作吧。」

一旦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事情也不會改變,我們就不會著眼於事情的真相,而是拘泥於這個思想,原地踏步。

#看不見想法就得被想法控制情緒
失敗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明明遭遇失敗,卻只能任由失敗控制我們的生活,以為這次的跌倒就暗示了未來的無可救藥。

人生從來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前進,但如果你願意勇敢走進內心,每次的危機,都將成為全新的轉機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嗨,我是奶奶! 在這裡我會利用心理學的角度剖析生活中的大小事,一起透過知識弭平資訊落差,共創更溫暖的世界吧。 :)
View all posts